《那年花开月正圆》孙俪:做生意要”生意经”不要“生意精”【企业管理】
正文共:1759字 | 2分32秒阅读
—在巨海商学院学“管理”—
本文新鲜度:★★★+ 适用:追剧又喜欢学习的小伙伴
小编邀您,读前先思考:
1. 孙俪为何将诚信看做企业经营中最基础的文化?
2. 高效的会议系统对于吴家东院的发展有什么至关重要的作用?
3. 企业发展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这一点,孙俪是如何把握的?
从《后宫甄嬛传》到《辣妈正传》,再到前年的《芈月传》,无论是口碑和收视,孙俪从来没有失手过,这不,热播一个多月的年度大戏《那年花开月正圆》在全民的意犹未尽中结束了,孙俪从一个街头卖艺的女汉子蜕变成一代首富,剧情扑朔迷离,把看剧的人耍的团团转。
虽然出于收视率的需要,剧本在情感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商战情节相对不多。但这部戏还是给我们传达了很多做人、做事、做生意的道理与技巧。
昨天在朋友圈中看到有人问:大家都从中领悟到什么生意经的时候,出现很多答案:
1、有人说,“讲诚信、会用人”;
2、有人说,“分银股、用人心”;
3、有人说,“会变通、懂趋势”;
4、有人说,“会投资、敢突破”。
每个人看到的点虽不同,但却都是管理与经营中必不可少的杀手锏,也是做生意要遵循的关键点,这也正是孙俪饰演的“周莹”不断的“绝处逢生秒杀劲敌的”秘诀所在。
首先,从吴家学堂到给养子怀先的系统训练,找到一家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线索。
大家都知道做生意的关键是人,尤其是内部人才。
吴家东院在当时的陕西富商中第一个开设学堂,这个学堂专门为东院培养掌柜。
后来吴家败落中,周莹能让吴家重新崛起的重要原因就是启用当初吴家培养的包括王世均在内的一干中层人才,才完成了事业的逆袭。
所以,对企业来说,建立持续的中层人才的培养系统,非常重要。
那么,企业学堂应该让大家学什么呢?《那年花开月正圆》给我们非常好的答案!
老爷子吴蔚文给周莹讲的第一课,就是两个字:“诚”、“信”。
▲吴老爷教周莹的第一课
吴聘求吴蔚文让周莹参加六椽厅的早会,不是因为周莹的聪明,而是因为发现周莹一旦学到了“诚”、“信”二字,就在和同门师弟的比赛中,能够坚守诚信原则。
所以,企业培训系统中应该先讲道,讲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再讲术和方法。
六椽厅是《那年花开月正圆》的重要场景。
周莹第一次被允许进入六椽厅,就被浓厚的商业气息所震撼,六椽厅早会是吴家的经营例会,是吴家每天的早课。只有具备一定级别的掌柜和几个主要的东家才能参加。
六椽厅的早会既是解决问题的会议,也是分享和交流的会议,借助这样的会议做决策和培养后备高端人才。
凡是做得好的公司都有一套严谨的管理规范。
早会、例会、周会、月度绩效会是一个企业管理的基本动作,没有这个基本动作,就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掌柜来自不同的店铺、不同的行业,能够在第一线接触到非常多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交流和思考,是企业发现机会、对市场进行及时判断的最佳系统。
当周莹洗清冤屈,准备重振吴家,但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买卖。如何才能打个翻身仗?
于是她开始走街串巷,到处走、到处看。
去到了皮毛店、药材店、茶叶店,甚至去当时的红灯区逛了一遍,问人家的酒水多少钱,姑娘唱一曲多少钱?
这市场调研做的够认真、够仔细吧。看了一番之后,她才是思索自己能做什么。
因为走访,当有人提到“种棉花去年赔惨了,才60文钱一斤”时,她眼前一亮。
在吴家学堂她学到了“卖的东西的价格不会一直上涨,涨到某个点一定会跌下来;但也不会一直跌,跌到某个点它一定会上涨”这样的经商技巧。
当大量生产的土工布遇到洋布行低价打压的时候,她没有贸然降价,而是走进洋布行去看、去了解。才明白无论自己如何控制成本如何压价,也无法和洋布竞争,于是才有了冒险把最后一批土布卖到新疆去的答案。
所以,最好的答案永远都在现场,一定要多走、多看、多了解市场,然后才有真正的解决之道。
周莹从种棉花、卖棉花到想到卖布,从卖土布到发现洋布,到不离不弃抓住机器织布的机会。这是周莹成为清末女首富的关键。
很明显,在那个时代,最新的机器织布技术是当时最大的机会和趋势。
对擅长经商的周莹来说,不管谁的技术,只要对生意有利,一定要用。
趋势是生意中最大的力量,对每一个经营者来说,抓住趋势就是抓住财富。
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周金涛说:
“一个人的财富积累,一定不是因为你多有本事,而是来源于经济周期带来的机会。人的一生中,所能获得的机会,理论来讲只有三次,如果抓住其中一个机会,至少是个中产阶级。如果每一个机会都没抓到,一生的财富就没有了。”
所以,做企业发现趋势、抓住趋势这是决策者的第一堂必修课。
就像互联网、未来的人工智能和物联 网是世界的大趋势,是企业必须抓住的机会一样。
更清晰,更便捷 | 把你错过的内容一一呈现
学习演讲戳这里
学习管理戳这里
>>>新栏目·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