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车震”!刘强东又把“快递”肚子搞大了!【企业管理】

正文共:1613字 | 2分12秒阅读
—在巨海商学院学“管理”—
本文实用度:★★★★ + 适用:经营管理者
小编邀您,读前先思考:
☆ 带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老板要如何做才能抓住时势发展!
☆ 刘强东做了什么让企业起死回生?
平地惊雷!
昨天,刘强东亮出物流界"核武器",全球首个全流程无人仓正式建成!
或许你会认为无人仓之前已经报道很多次了,没什么稀奇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之前不管是申通的小黄人,还是菜鸟的智慧物流,都还需要分拣员的帮忙,而这次京东亮相的无人仓却是真真正正实现全流程、全系统的智能化和无人化!
是的,从入库、存储,到包装、分拣、装车,全程100%由机器人操作,真的一个人都没有!
当配货、送货都由机器人来代替时,快递员这个职业离淘汰还远吗?
话不多说,先来感受下全球首个全流程无人仓~~~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不仅京东在大力发展智能仓储,阿里巴巴、苏宁、顺丰等也在不遗余力的投入到智能仓储物流的大潮中。
不管你是否愿意,一场变革正在悄然来临。
未来,无论是快递员、分拣员,还是其他流水线上的工人,都将被智能机器人取代。
我们只有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才能在这场变革中不被淘汰。
在这个变化莫测的时代,为何马云、刘强东、马化腾等领导人“搞事情”,能够引领时代的变幻?究竟是做了哪些?刘强东爱情、事业的双响炮是如何“越打越响”?究竟在他的身上有什么样的经营之道呢?
在管理上,刘强东可以算是内外兼治!!!
内部——铁腕调整
刘强东是不信雷军那套飞猪理论的。在他看来,“你是头猪,飞到天上去,是疯狂了十几秒,但摔下来死得更快。”“京东是一分拼搏一分收获的企业,不是耕耘,而是拼搏。”京东从升斗小店发展为电商巨头离不开战斗精神。但随着京东壮大,创业早期的价值观被逐渐稀释。
“京东依然是一家创业公司,依然离我们的目标非常遥远。”在某次早会上刘开始重申。
2016重回一线的刘强东,对内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核心是聚焦、进攻和提升效率,调整的逻辑是扬长避短、强调闭环、强调授权。
一、在人事组织上,京东进行了一次大换血。
市场副总裁熊青云调岗,由徐蕾接班;京东商城前CEO沈皓瑜调岗;
王振辉从京东智能调回京东商城,重管物流体系;马松负责商城研发部。刘强东开始重用自己信任并符合京东价值观的人,给予足够的空间,让高管们敢于决策。“价值观从来不是凝聚人的东西,而是选择同样价值观的人,文化才能趋同。”
二、刘强东重掌业务一线。商城的10位主要高管、集团总共18位高管直接向刘强东汇报。在重大事件的决策上,刘拥有京东80.2%的投票权。
三、在业务层面,京东收拢战略,梳理新老业务。京东国际化战略计划搁浅,将独立的京东海外事业部就被合并到京东商城体系。此外,刘强东将亏损的京东到家与京东金融以合资和独立运营的方式进行剥离。
对外——全面开战
对外,刘强东强调进攻,“猫狗大战”不断深化。
对于零售,刘强东奉行的是“十节甘蔗”理论,即零售业的价值链分为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定价、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售后等十个环节,其中前5个归品牌商,后面5大环节则归零售商。吃掉更多的甘蔗节数来获得增长。2016年,京东加大了对外开放的服务力度。京东未来将把供应链中的每一个链条打开,变成开放平台,通过连接实现增长。
点击进入巨海商学院,观看剩下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更清晰,更便捷 | 把你错过的内容一一呈现
学习演讲戳这里
学习管理戳这里
>>>新栏目·强力推荐<<<